會員登入
註冊會員

「記帳」不等於「懂理財」!財務規劃師分享 3 步驟開始家庭/個人財務管理

「記帳」不等於「懂理財」!財務規劃師分享 3 步驟開始家庭/個人財務管理

暫代性質的圖檔


往下閱讀前,大家可以拿起手機google:「理財app下載次數最多」,結果會跑出記帳軟體的各種介紹文。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,大部分的人認知中記帳就是理財,要理財就要記帳。

定方財務顧問在客戶第一次諮詢時,最常被提到的問題也是:

「我沒有記帳,可以理財嗎」?

「記帳好麻煩,有沒有其他的理財方式呢」?

由此可知,「記帳=理財」的觀念深植大家的心中。


「記帳」即使有APP也只是紀錄,而「懂理財」需要目標與管理

過去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時,記帳多半是手寫、或是需要key到電腦中,很多人都是晚上紀錄當天的所有開銷,有發票收據都還算快速,若是沒有收據的花費,就很容易漏掉。現在有智慧型手機了,各種不同風格的記帳APP被研發出來,許多甚至可以結合雲端發票,讓有發票的記帳更簡單了,之後還可以自動分析為:飲食、服飾配件、生活繳費、娛樂....等項目跟比例,但假如沒有發票或是零星的小額消費,一樣容易漏掉,試想,若是想透過記帳來掌握金流方向,但這類沒有收據的支出多,造成與實際金額有出入,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回想、去紀錄呢!

記帳是紀錄金錢的流向,主要在於紀錄是過去式,如果只是紀錄及統計、分析,對於是否能存到錢、或者對於理財較沒有積極正面的幫助,反而常會在看到分析時,開始責怪自己:為何花了這筆錢?是不是太衝動了....等等,對於人類的習慣來說,反而是消耗能量的。

而理財則著重於管理、分配金錢資源,讓有限的資源做有效的運用,發揮最大的效益。因此有多少可支配的金錢,用來做有效運用,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看到這邊,你可能會想問:這樣說來,不需要記帳也可以理財囉?!


如何才能讓記帳成為理財的幫助

我們先從一個實際案例來看,財務規劃師如何協助客戶,從記流水帳到透過設定目標、進而做好完整的規劃。


小定多年前第一次到定方來諮詢時,看到財務健診需要填寫收入支出表時,很開心的說:我有記帳喔,這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難,除了填寫基本的財務資料外,顧問也請小定思考自己的財務目標。


以下是小定的背景及財務狀況簡述:

小定28歲,工作1年多,國中時,爸爸因病過世,就跟媽媽相依為命。大學時為減輕媽媽的負擔,辦理助學貸款及打工。畢業後為了挑戰高收入,從事業務工作,這一年來收入漸漸穩定,相關的財務報表如下:

  • 收入表


月收入

年收入

薪資

45,000


獎金


50,000

其他

0

0

年度收入

590,000元


  • 支出表(這就是小定記帳派上用場之處)


月支出

年支出

生活費(包含食衣住行)

25,000


貸款支出:學貸/車貸

9,000


年度開銷(包含保險、車子維修等)


45,000

小計

453,000


  • 資產表


金額

銀行帳戶

36,000

機車

0

小計

36,000

備註:1.機車是今年因工作需要買的,市價78,000,分期付款中(零頭款)


  • 負債表

項目

餘額

學貸

350,000

機車貸款

75,000

小計

425,000

備註:為讓大家容易理解財務報表,此處的各項報表已做過簡化


  • 小定的財務目標:小定首次諮詢面談時,心裡只想著要存錢,顧問透過討論引導,讓小定明白有目標的重要性,因此寫下了以下3個目標:

  1. 希望能在10年後,可以買一間房子跟媽媽一起住
  2. 努力工作、存錢,讓媽媽退休生活不用擔心
  3. 也為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做準備


  • 初步診斷與討論:金流的狀況,與現有資產不符初步診斷 
    小定的年結餘應該要有137,000元(年收入-年支出=590,000-453,000=137,000),但小定的資產目前只有銀行戶頭,現金約36,000元,及名下一台機車(今年購買,零頭款貸款中),中間落差大約100,000元。討論:一開始小定想不出來他的錢跑去哪裡,但他有感覺自己明明算節省,卻感覺好像存不到錢。(想像自己應該存下來的錢更多)


「錢沒有不見,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」

從小定的財務目標與背景可以觀察出,小定對媽媽的關懷,透過討論也證實媽媽是小定生命中很重要的人,因此他的價值觀中「孝順」是很重要的,因此他未來的目標有部分跟媽媽有極大的關聯,也這個討論,讓小定想起財務上的缺口應該是借給媽媽了。


小定的媽媽目前還有工作,雖然收入不多卻可以自給自足,所以媽媽表示小定不需要給他孝養金,但剛好這一年媽媽有一筆較大的開銷,向小定開口,小定二話不說借給媽媽,也因為小定認為這是孝順的表現,沒有期望媽媽歸還,因此在盤點財務現況時,遺漏了。假如沒有與資產對照,這樣的情況將在未來可能反覆發生。


預算化管理,比記帳更實際

在與小定做價值觀討論與確認後,小定表示日後假如媽媽有需要,他還是會想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孝順媽媽,因此我們建議小定將這筆不確定的支出,以列預算的方式預先提撥到一個戶頭中,以便未來媽媽需要時可以直接從這裡提領。這麼做,更可以讓小定更清楚自己在貸款尚未繳清前,自己可支配的錢大約只有每月3000-5000元。


財務規劃師教你3步驟開始做財務管理

綜上所述,我們可以歸納出若想開始做個人/家人財務管理,可以依循以下3步驟
1.設定目標:理財是一項長期工程,過程常需要與人的本能對抗,人習慣性看眼前、不容易思考到長期目標,因此若沒有找到驅動力,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放棄,而設定目標除了需清楚時間、明確量化外,背後更代表了價值觀。

2.盤點自己可支配的金流:填寫財務報表時,有記帳習慣會快速許多;但若沒有記帳為基礎,建議可以採用預算方式來預抓,例如:「食」一餐抓多少預算,計算出每月金額。重點在於先抓出各項開銷的金額,再透過分類分成日常月開銷、及年度開銷。到此通常可以知道有多少金錢資源,可運用於「為未來中長期目標做準備」。

3.核對資產負債與金流間的關係:分析資產負債與現金流中間是否有落差,我們可以將資產負債當作是過去理財的成績單,而現金流量則是目前理財的進行式。從過去的成績單可以看出,理財進行的狀況是否符合預期,現金流量都有結餘,而資產卻沒有同等成長,就一定是某些地方有出入,這時詳細的記帳就有其必要性。假如沒有落差,則代表過去沒有漏財的狀況產生。


透過協助,更能確保計畫能執行完成

準備好上述步驟所需資料後,及可計算出目標與現狀是否有差距,進而可以推算出現在該如何開始理財的方法與策略,倘若有缺口,則需要再進一步挑選適合資產累積的工具,來協助我們事半功倍完成。當然同步還需要考量,資產還不夠支應突發狀況時,是否需要有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。及後續如何定期追蹤理財計畫按照計畫進行;或是遇到更多不太清楚、不確定方法是否可行的狀況;也不知道中間每一個環節有變化時,會產生怎樣的「蝴蝶效應」,這時都建議有適當的諮詢協助,以協助我們能夠從客觀的角度,釐清問題所在,以及擬定更完整而可行的計畫,能確保不因時間、環境變化,而讓計畫偏離了既定的航道。


人生很多時候,不是花錢就是花時間,「花錢,省時間」、或「省錢、花時間」,例如:旅遊時,因為時間有限,必須選擇直達的機票,就得多花點錢;但若是想省錢,就可以選擇有轉機的機票,但相對就會需要多花點時間在轉機、跟飛機上。因此充分瞭解,每一個選項的一體兩面後,依照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做決定、選擇,也許會更認識自己,也知道是不是要選擇節省不必要的心力、與時間的花費,會讓我們在理財的過程中,更能享受及期待理財帶來的成果。



我也需要有效率的財務管理
歡迎預約
30分鐘免費線上諮詢


關注最新動態

關注Stella 生活手札,獲取最新的動態與資訊

發表您的評論